过年了 飞地山底飘过糍粑香!

2022-07-14 01:33:10

哪里,糍粑之香飘了千年?

哪里,乡民淳朴与上古无异?

哪里,是世人苦苦追寻的香格里拉?

造物有意,在廉化陆交界处山腰、田头、榕树这山底地区安插了这块美丽的“飞地”,鸡鸣两广三县皆可闻。高大巍峨的竹篙晒网嶂和其它峰嶂一起,将飞地环抱,孕育了生活在这里的勤劳村民,形成了唱涯歌,跳傩戏等独特的客家生活方式,创造了“刘付”这个感恩的姓氏,至今还在传唱……

地有情,人有义,感恩飞越竹篙嶂

竹篙晒网嶂位于石角镇东北部15公里处的山腰村委山塘尾村背,是湛江北部保护最好的森林公园,也是广东省最大“飞地”的标志景观。因远眺酷似3条竹篙支撑一张大渔网迎阳光照晒而得名。竹篙晒网嶂满山遍布原始森林,林间巨石横卧,野藤垂挂,山泉淙淙,凉玡、竹桔、山埝等野果随手可摘,时常有穿山甲、山鸡等野生动物出没。站在竹篙晒网嶂向下俯视,但见村庄绿树翠竹掩映,小楼流水人家隐现。田垌阡陌交错,金黄的水稻,青绿的桑树,田埂边正有老农牵牛悠然走过。此情此景,恍如一下子穿越回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古老的农耕方式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靠的正是山底地区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处世思想的影响。据史料记载,自明天启朝举人刘付鼎始,山底刘付族人便有举人、贡生十余人,不由得令人心生感叹。遥想刘付族先人当年风尘仆仆,由闽入粤,承垦高凉疆土,一路风餐露宿,饿吃糍粑,渴饮山泉,艰难迁徙。怎奈始祖壮志未酬,途中离世,剩孤儿寡母和恩公刘荣夫妇继续前行到山底山塘尾居住。经五百年勤耕劳作,生息繁衍,终有今天十万余众,成为泱泱大族。据刘付族谱记载,刘付始祖原姓傅,因由刘姓恩公抚育成人,为要一身承二姓之宗祧,便在考取功名的卷宗上署“傅刘”之姓。但主考官认为“生身不如养身大”,就更改为“刘傅”(后改为刘付),这一感恩之举便成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故此,便有了“天下刘付出山底”之说。现在刘付族人在高大气派的刘付宗祠旁边修建了堂皇的恩祖祠,和刘付的祖先一同祭拜,提炼出“刘付——一个感恩的姓氏”的宗族文化,甚至还专门出书《刘付传奇》加以记载,创作了一首《刘付一家亲》的歌曲,广为传唱。

烧不尽,吹又生,山底打响第一枪

山底地区山高林密,不仅风景秀丽,还是革命战争的旧址。这里打响了廉化陆博边解放斗争的第一枪。山底战役、福田寺战役、天堂嶂战役,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是在竹篙晒网嶂及周边的山头进行的。茂密的森林就是游击队员最好的“青纱帐”,就连那竹篙晒网嶂的石头和刘付宗祠的墙都为革命战士挡过子弹,当地的村民就更不用说了,刘付锦、刘付勇等多位村民家被烧毁,但他们只是默默擦干眼泪,仍然继续支持革命,继续充当革命先辈的“堡垒”。

走进竹篙晒网嶂下的山底革命纪念馆,抚摸那些生锈的禾叉,仍然能感受先辈当年的革命豪情和冲天斗志;从展柜里村民家烧焦的泥砖碎块,仍然能感受当年白色的恐怖和残酷战争;翻阅那些发黄斗争史料,我仿佛看到山底儿女刘付秀英高呼革命口号,英勇就义。展馆的墙上,清楚的标明,上村坡村、老虎垌村、园子径村等五十多个革命老区村庄,像一面面鲜艳的红旗,散布在竹篙晒网嶂下。站在纪念馆里,瞻仰英烈的名字,阅读“英雄业绩今犹在,千古留名万古春”的革命诗句,不有心生敬佩!多少英勇不屈的山底儿女为国家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抛家舍业,前赴后继,无怨无悔!

正如展馆前言介绍: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山底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历史给了山底丰厚的积淀,未来因为今人的努力将愈现光芒。

酒不停,歌不断,糍粑传情寄乡愁

“一打糍粑就唱歌,先唱秋收欢乐多;山歌飞过竹篙嶂,四方贵客都来啰,都……来……啰……”。

竹篙晒网嶂下村民边打糍粑边唱山歌,开始准备欢庆当地一年四季社中最后的一个社日——农历十月廿八。此时秋收刚完,没有其他农活可干,正是庆贺丰收时节。故名 “禾了节”,亦叫“禾了社”,是石角山底地区的传统盛大节日。后来慢慢扩展到化州市中垌镇,广西玉林陆川古城清耳等周边地区。

 相传从明末清初就有此节,每年秋收后,为庆祝丰收,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越来越好。当地农民便利用这种方式来加强与亲朋戚友的来往、沟通和联络感情。据当地民俗专家考据禾了节的来历:一说是当地原居住民流传下来的。有说是如今该地主要聚居族人刘傅姓族人祖先从原居地带来的节日。从迁来山底不到百年又陆续搬迁到其他地方的刘傅后裔大多数至今也在过禾了节的事实来看,这种观点还是比较可信的。尤其是那由糯米饭杵捣成的糍粑,或许就是刘付先人由闽入粤途中充饥的饭团演变而成的。

传统上这天人们必捉塘鱼、宰猪杀鸡、做糍粑来供奉土地神,然后大宴宾朋戚友。你看:乡间村道,人如鲫,车如流。家家户户热闹非凡,高朋满座。正所谓“十月廿八大过年”,外出的儿女,外嫁的姑姊都回来了。客人越多越热闹,客人越多喻示日子越红火。待亲戚朋友到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家家欢声笑语,户户酒菜飘香。宾主把酒言欢,“莫笑农家腊酒浑”。情到浓时,客家山歌自然唱起来,不过“今番又是粮慢仓”已变成了“我在水乡等你来”。边吃边谈,边喝边唱。酒不停,歌不断。歌中有情,酒中有意,客醉主欢。酒足饭饱,茶香酒醺。主客依依惜别,挥手再见,吃不了兜着走——人手一大袋糍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那是主人热情嘱咐,“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客人满口承诺。那份情,那份意,比竹篙晒网嶂还要高,比九洲江还要长,比那当地自酿的米酒还要醉人……

有糍粑,有传统社节;有山歌,有刘付族人感恩的故事;有红色革命史,更有世外桃源的悠然自得……穿行飞地阡陌田野,遥望晒网嶂;站在弯弯的小溪旁,看那潺潺流水……竹篙晒网嶂,每一位游子的精神家园!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有乡愁……

石角政府网通讯员:李春海)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珠三角传统民歌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