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21:58:15
>>>>
这是一首音韵优美、活泼生动、趣味盎然的贵县话童谣,懂得贵县话的人一读,会油然生出亲切感。作为贵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贵县话童谣、歌谣、民间谚语是港北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著名音韵学家、方言学家李荣等专家认为,贵县话属于粤方言中的勾漏片,其语音较好地保存了古音,具有入声、边擦音、后鼻音声母等特点。
谭立励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贵城街人,俗称“街胆”。他从小说贵县话,在家中坚持用贵县话与家人交流,从贵港高中退休后还认真地研究起贵县话来,对贵县话童谣、歌谣、民间谚语有一定研究。2016年初,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广西大学相关研究机构搜集整理各地方言,谭老师成为四名讲贵县话的代表(两男两女,老少各一)之一,受邀做贵县话整理录音。笔者为此采访了他,听他解读贵县话童谣、民间谚语。
谭老师说,贵港方言来自粤语,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未曾”“吾该”“落来”“落雨”“衫”“倾计”“攀树”“几多文(元)”“有你着数”等都与粤语同。但又有许多不同,如贵港人不说“食”而说“吃”,不说“着衫”而说“穿衫”,不说“系吾系真噶”而说“是亩是真过”,这些都是趋同普通话口语。
可以说,整条珠江包括西江沿岸的人都受粤语影响,其中以梧州、桂平方言较接近广州话音,离广州较远的南宁白话与广州白话相差大些,但仍属于同一个语系,彼此还能互相听得懂。最奇特的是,贵港比南宁离广州近,而贵港方言反而与粤语的差别最大,差别大到广东人听不懂贵港方言的地步。除了樟木、黄练的方言与粤语较相近外,大圩、庆丰、新塘、八塘、桥圩、覃塘、石卡、东津等绝大多数贵港管辖的地界,语言与粤语相差甚远。
很多贵县话童谣来源于生活,一些词还具有独创性。比如:“傍笔傍鼻,有人跟你尾,人孥拈你高高飞,我拈你栋笃企。”谭老师说,他们小时候没有电脑玩,在夏天时经常唱着这首童谣去抓蜻蜓。包括罗尔纲老先生(罗老故居在贵城老街,也是“街胆”、街心人)在内,都唱过这首童谣去抓蜻蜓。“傍鼻”是贵港方言独创的称呼蜻蜓的叫法。
寻遍粤语词库,是没有“傍鼻”这一叫法的。大多数贵港的小孩子都懂得这首童谣,但都像谭老师小时候一样,人云亦云,根本不知为什么把“蜻蜓”叫作“傍笔傍鼻”。
现在思考研究了,才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来由:“傍”是文言文“依靠”的意思,此处为“依靠某物而站立”的意思。蜻蜓翘起尾巴停靠在花上、枝叶上时,很像秀才用的笔那样竖直,而蜻蜓的翅膀、头紧靠花朵或树枝、树叶,像在闻它们的气味的样子,让人联想起鼻子。于是,人们别出心裁地把“蜻蜓”叫“傍笔傍鼻”,很形象生动。
“人孥”就是“人家”“别人”的意思,即粤语的“人地”。“栋笃企”形象生动风趣,“栋笃”是“竖直”“笔直”的生动描写,“企”就是“站”。
这首童谣的意思是:蜻蜓笔直地站在那里,尾巴翘起来就像一支笔,鼻子在津津有味地闻着花朵树叶的芳香,多么可爱。有个家伙正在后面偷偷地靠近你,那个家伙想要抓住你,你要高高飞,别让那个家伙太得意,抓住你来向我炫耀。等我要抓住你时,你要竖直地停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啊,听凭我顺利地抓住你,让我气死那个家伙。
谭老师认为,劳苦大众是语言的使用者和推广者,而民间语言是雅俗共赏、鱼龙混杂、兴趣盎然的包容体,贵县话一些童谣、流行顺口溜都是民间智慧的体现,“傍笔傍鼻”的童谣是其中较文雅的一首,还有几首也较流行:“大风吹,大雨来,猪担水,狗劈柴。收棉被,勿再晒。收禾谷,今年米。”“好妹仔,同睇戏,你坐板凳我坐地,你吃瓜子我吃皮,你爱我来我爱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祝外婆身体好,我让外婆心情妙。外婆对我哈哈笑,外婆叫我好宝宝。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祝外婆身体好,我让外婆心情妙。外婆对我哈哈笑,糖一包果一包,吃齐月饼有肉糕。”“磨谷,磨米,磨得只饭珠仔,喂老弟,老弟勿吃喂老碧,老碧吃开周身力。”“点子班班,坐在南山,南山种竹,古楼种木。白马过桥,前蹄失少。”“阿妹阿妹,同猪同狗睡,狗赖尿,赖阿妹。”“欲摇欲叶,大风吹我突跌,阿公比只鸡腿我勿要,阿婆比只鸡屎忽我儿饮笑。”
贵县话童谣包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像“凼凼转,菊花园,阿妈叫我睇龙船。龙船冇好睇,返屋睇鸡仔,鸡仔大,摞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文钱。”这首童谣,看似幼稚、简单、平凡,其实包含着生活的哲理在里面。妈妈叫小孩子去菊花园看龙船,但小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菊花园和龙船虽然好看,但不能当饭吃,还是那小孩子天天喂的鸡仔能卖了换钱、能生蛋、能填饱肚子。所以这懂事的小孩子觉得鸡仔比菊花园和龙船都更好睇,这是比“傍笔傍鼻”童谣深刻得多的一首童谣。
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很多生动诙谐的民谣,以此自娱自乐。谭老师举例说,1961年,他在登龙桥的同班梁姓同学家中是农民,他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就创造了一首童谣“旧时有个人,参加老农民,农民去斩蔗,斩着只老蔗摞(木节、竹节叫“摞”)。”
这首童谣文学性、思想性不是很高,仅仅因为触及现实中公社农民集体砍蔗的劳动景象,虽浅俗但押韵接地气,容易为小孩子及大众接受,又谐音好玩,于是竟在贵县街流行开来并传到后代。还有另一首谭老师自己创作的。他回忆说,1959年,私人不准在家煮饭,全体人民都要去公共食堂领饭回家吃。许多人家是派小孩子去领饭盅饭,有些是大人拿桶去领(保温,不让它那么快凉)。从食堂领饭出来的队伍浩浩荡荡。
谭老师一边拿饭回家,一边用贵县话套用《红色娘子军》曲调唱:“向前进,向前进,细子儿孭(背的意思)饭盅,大人孭饭桶。”结果大家听了都觉得非常好笑,自然而然地就传唱开来。当时大家都在饿肚子,创作歌谣是苦中作乐。
谭老师研究贵县话越深入,就越感叹贵县话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活的积累,是贵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独特的贵县话及其文化,让港北人对家乡有深深的眷恋,很多游子在外地,只要听到熟悉的乡音,就激动得热泪盈眶。
谭老师讲了一个例子:他的两个亲戚叫寿松和尔涛,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工作,两人不常见面,。尔涛要找寿松,茫茫人海之中,如何让寿松知道有人找他啊?于是他灵机一动,用贵县话大声喊:“寿松,你在罗爹?尔涛揾你!”周围的人都不知他喊什么,只有寿松一人听懂了,于是两人迅速找到了彼此。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张智荣(原文有删减)
▍图片作者:甘涌泉 樊超龙 潘金强 陈榕玲 周开强 “宣粉”清凉薄荷 梁晓冬
▍编辑出品:贵港市网信办 贵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