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变成音乐天才了吗?

2022-04-14 01:52:01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



有一次我跟一个音乐系的朋友一起坐地铁

隔壁的大叔放了一个屁,我朋友说那个音是降B

我想说你扯淡,一个屁声都能辨音

绝!对!不!可!能!

于是我拿出我的‘高感度调音器’等待我的屁

地铁晃啊晃,终于等到了

用力一挤,响彻云霄

他居然跟我说,你这音很高更容易辨认

是A

... 

各位观众,不好意思

真的是A


本文3733字,阅读约4分钟





音乐圈这行呆了也N年,有没有看过真正的天才?当然有,但那是极极极极极少数(莫扎特不也200年出现一次?)。与其把自己做不到(不愿努力)的事情都归咎于谁谁谁是天才,甚至酸别人,攻击别人,那我觉得你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天才,这篇文章将分享我遇过或教过的天才背后的真相。

在音乐上所谓的天才可归纳3大方向
一、音感
二、节奏感
三、乐器操纵天生优势(生理)

每个玩音乐的人都会羡慕别人有绝对音感,放个屁都知道是什么音,或是像黑人那样,能轻易的抓到反拍摇摆的感觉,又或者,看到朗朗行云流水般的技法觉得他生来就是弹钢琴的。但是你有没想过或分析过这些人为何会这样?真的两个字“天才”就能解释吗?当然是……放屁!!(此屁音高为升D)



1.

年纪越小训练效果越好


如果你认识任何一位古典乐大师,问他最适合学琴的年龄,你将会得到一个共同的答案“越小开始越好”。这样讲好了,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一样的道理,你喂什么,最后就长成什么。小孩是一张白纸,从脑袋回路的建立、心灵、感受、肌肉控制都在可塑时期,你不越早开始培养,日后只会越困难。


这不是一种“理论”,是有科学根据的,幼儿从3岁开始一直到15岁这段期间是音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听力”·,你去问各大音乐系的高手,他们绝大多数培养出绝对音感技能都是在这段期间有接受音乐训练,而且对音乐的感受(强弱、情绪、律动)会比一般小孩强许多,这些因果都有很多科学数据支持。

再来是生理部分,关节、筋骨、肌肉的养成也必须要越小越好,你的手(包含全身的协调肌群)越早习惯你擅长的乐器,它会慢慢长成“适应你乐器”的样子,我的意思不是说会变大、变长(这是天生的),但你的小肌群会扩张、适应、耐力、独立性都会更强,这就是为何30岁学琴比13岁还吃力、缓慢的原因之一。(这跟运动员训练原理是一样的,非关体力)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不能等的”这句话是真的!



2.

你永远看不到天才真正的辛苦努力(练习)


关于天才的研究,在《一万小时的神奇威力》、《我比别人更认真》有详尽的解释。这些研究天才的人共同发现的结论就是,“练习”是变成天才最重要的主因。


音乐界公认的天才莫扎特在6岁前就练习了3500个小时的钢琴,朗朗在自传里也提到,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所有时间几乎都是练琴,换言之,他的童年时光每天至少练习超过3小时以上。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研究显示,能成为独奏提琴家的人在20岁前都会达到1万小时的练习时数,不到1万小时的较有可能当伴奏乐手、或老师。(难怪我只能教琴,无法成为Steve vai)



3.

环境教养


练习有很多种,上面举的是“表面上/技术上的练习”,还有更多的练习是你肉眼无法观察的,比如教会出生的小孩,从很小就在礼拜唱歌跳舞,他们不自觉会培养出比其他小孩更多的音感、节奏感,也比较能分辨各种乐器的声响,和声。


环境影响一个人是非常“渗透”的,孟母三迁绝对有它的道理,爸爸妈妈如果自己就是音乐玩家、乐手,那家里、生活圈一定也充满音乐,那些声音对孩子来说跟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音乐就像语言,环境决定起点,你看我们学一堆单词语法那么痛苦,你有看过老外要“背单词”还是“读语法”吗?


为何黑人天生学爵士蓝调嘻哈就比白人快?为何少数民族唱歌比汉人有天分音感又好?为何出生在音乐世家的人音乐通常也比一般小孩优秀?为何重视音乐艺文的国家比较容易出现音乐天才?这些都是其来有自的。


优质的环境教养也包含好的音乐学校、老师。你在中国找一个MI的老师上吉他课,跟真正去MI学校学,你觉得意思一样吗?那些资源、环境、可以每天互Jam的同学、老师、前辈,那是你挤在2坪大的音乐教室永远学不到的“精华”。好老师带领你上舞台,累积成就感,烂老师只会教一堆没用的东西(含鬼扯,比如教你听出屁的音高),千万不要跟错人了。



4.

基因遗传


你没看错,一个人的天赋跟基因有绝对关联!而且我要告诉你一个惊人的事实,基因不是命定科学,基因可以改变、可以学习、还会成长遗传。


《爆裂鼓手》电影里有一幕,老师在问主角父母亲是做什么职业,有学生问我,为何要问这些?一个人的音乐才能跟父母有何关系?你如果有去查查那些世界级的音乐家,我可以跟你保证,八成以上的家庭背景都跟音乐脱勾不了(也是一种环境优质)。也就是说,如果你爸爸是游泳健将,生的儿子基本上游泳的起跑点就赢别人很多了,而且会跟上述的“环境”交互加成效果。


下次如果爸妈嫌弃你为何练琴这么久还没办法像朗朗这么优秀?你就应该开嘲讽:“那你要不要百度一下朗朗的爸爸是哪号人物”。


那你想说,我家族完全没有音乐背景,那是不是我的后代都没希望了?答案是:错!我上面提到,研究显示,基因是可以改变再遗传的,白话讲就是,如果你爸爸是游泳白痴,你的家族也没有游泳基因,但你想逆天改变命运,于是你靠后天努力习得了游泳技能,你的基因就会记忆你学到的技能传给下一代,然后你儿女在游泳上的天赋,就会高出你,你家族,他同学许多。(怎么那么像赛亚人)所以如果你不想小孩跟你一样命运,那就从你开始好好努力,但你会比较辛苦。


且基因记忆也不限制于狭隘的技能,性格、特质、习惯,也都有可能记忆,所以说如果你爸妈是个懒惰鬼,那你懒惰性格的成分就会比较高。因此父母的优秀程度,绝对是影响下一代优秀与否的一大因素,虽然这很残酷,但是事实。



5.

生理天生优势


这点跟上述四点基因有关系,但是是更悲哀的“无法改变”那种。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有150公分想成为NBA球员,机率有多高?既使你跳跃惊人、耐力十足、速度如闪电,一上球场,先输一半。


这种先天性天赋在运动圈最残酷,18金牌飞鱼菲尔普斯惊人的泳技震惊全球,大家纷纷讨论他的姿势、技巧、练习、努力,但很少人发现他的体型优势才是致胜因素,他手长脚短,两臂伸展超过200公分比身高长,腿却只有81公分,但足底却异常宽大,对游泳稍有研究的人就知道,这就是一条“鱼”最棒的身材,换言之,你练得再勤劳,都很难超越这只天生的“鱼”。


以吉他为例,手指绝对是大重点,指尖的肥厚会决定音色、指型也会决定你按弦的难易程度(成就感),还有最重要的“长度”(别想歪),很多吉他老师会说手指长短不要在意,如果有一万首歌可以练,你手短还是能练九千首,问题是,当你要跟真正的顶尖高手竞争,关键就是那弹不到的那一千首阿阿阿阿阿阿!!。


不过音乐不是“运动”,它的竞技不是锱铢必较的数字,而是主观的美感,你看看市面上弹奏好听、有成就、迷人的吉他手,跟手指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6.

成就感


我把成就感放在最后,就是要跟读者强调,成就感其实才是真正造就“天才”的大魔王。上述任何一点的隐藏好处都是在帮你建立“成就感”(还有优越感)。


1.年纪小开始训练。比同龄优秀优越(虽然这样有点…),累积自信。
2.努力就表现得比别人好,就会得到…又是优越感(Orz)…
3.好的环境教养会让你学得更好更快…又会得到很多的…优越…
4.基因遗传好,天生神力,彷佛一出生就注定要做音乐,好优越阿!!
5.妈咪!我有10根中指耶,不练钢琴会不会太浪费…超级优越感阿!!!!

如果要拥有上述5点才能在圈子里发光发热,那大家都不要弹吉他拉提琴了,太困难,可遇不可求,真正会让一个孩子持续成长的因素就是“爽”,因为爽,你才会持续,才会有动力冲刺那1万小时,你才会想办法解决任何你在音乐上遇到的问题。所以说,成就感是全世界最棒的老师/课本/教鞭。


举个简单情境,比如说你去学吉他老师教你弹Deep purple的《Smoke on water》,一般小孩可能要学4、5堂课才有一点模样,结果你发现小时候爸爸常常放这首,所以你只花了2堂就抓到神韵,老师夸奖你很厉害(他不知道背后的原因),说你是天才,于是你很爽,父母也很爽(很爽才会持续缴费),然后你继续挑战更多更难的曲子,有天你去学校秀两首solo,同学发出赞叹的声音,其他人只会读书讲粗口耍低能,而你有真的吉他才华备受瞩目,爽度加倍,搞不好还会因为吉他泡到漂亮女友(这很重要~)。


接着你会加入社团、组乐团、参加各种演出发表,慢慢的写歌创作,有一天你回头就会发现:“诶?我怎么在音乐路上已经走那么远了?”


有天你朋友看到你常常表演很羡慕,于是想模仿你开始学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永远无法追上你的成就,于是就丢下一句“你是天才”,然后就默默的把吉他卖了,缩回家继续打lol…


其实根本不是天才不天才的问题,说穿了就是“成就感”累积。为何很多人在学习技艺的路上会觉得很痛苦?练习很苦、花钱很苦、不能玩电动很苦,可是对你来说,那不是苦,因为有成就感,所以你愿意砸各种成本,这就是启动“良性循环”的关键。



文章至此,你会发现所谓的“天才”其实是一连串的“因果”,有一句话叫:“没有天才冠军,只有努力冠军”(我上述的六点,也只有第五点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你要做任何事都觉得要有“天赋”才愿意做,那我保证你什么事都成就不了。去找寻你的“成就感”,创造你的“良性循环”,时间久了,老天就会把答案给你。


本文作者:猪蹄老湿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珠三角传统民歌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