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才女是怎样教孩子古诗词的

2022-07-31 18:00:48


最近我在和一些朋友沟通,想写一篇才女们的故事,这篇文章就是一位老友的大作。


陶陶妈,我的初中同班同学,毕业于北大,德语专业学士,经济学硕士,初中的时候是我仰望的对象,哈哈!之前我的公众号里发过一篇她的游记。戳此可读《梦与天相交的地方,此文可见她的文学功力。


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观点,都和我不谋而合,我会在文中夹进“私货”(嗯,我还没狂妄到敢点评她的文章)。


本文曾于上海“千帆育儿网”论坛首发,文章得到作者授权。




我家不鸡血,现在即将幼升小,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古诗词吧,可惜民办入学还不考,只能自娱自乐。在别人家的孩子读英语奥数的时候,我们读古诗词,其实我内心深处也有很有压力的,但几年下来,我觉得还有颇有收获,而且娃已经培养了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我也很欣慰,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读诗词的感受。



一、我家读诗的收获:


我家娃从在我肚子里就听到过诗词,会讲话便会读诗,从五绝、七绝开始,到五律、七律,再到乐府、歌行体,三岁开始背诵《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现在能背诵的格律诗大概一百多首,歌行体长诗若干,《声律启蒙》全部读完背完,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常不由自主的用还算恰当的诗词来表达。我说这些,并非是说我家娃有多能耐,而是说,对于孩子,只要他喜欢,读诗词和搭积木、挖沙子一样,都是好玩的事情,完全可以读的没有任何压力。【三分之一极为赞同,有时候家长总觉得孩子小,学这个太早,学那个不懂,其实孩子的判断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觉得有趣。】



二、为什么要读诗词:


诗词读的多了,是不是会提高文学素养、提升语文成绩,这个我不知道,坛子里的大牛都说学语文要读历史,读诗词给我们带来的唯一看得见的有些功利的作用,就是识字,我家娃识字基本来源于唐诗三百首和声律启蒙。但是,不谈升学,也不谈素质教育,我和孩子读古诗词,只因为那些文字能给予我们美的愉悦。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需要懂得两种东西就够了,一个是爱,一个是美,爱是我们能够活下去的原因,美能让我们活得更好。

比起市面上粗糙的儿歌、毫无营养的快餐文学,诗词能经历了千百年的检验而至今不衰,只是因为美。还有,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读诗词?很简单,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毛诗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叶嘉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也许我很理想主义,但我愿意读诗。

【三分之一赞同这种不功利的教育。有时候家长的焦虑就是因为功利之心,总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总想少花功夫多收获,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记住:教育经常发生在不经意的时候。】



三、选择什么样的诗词:


有人喜欢春之烂漫,有人喜欢秋之静美,见仁见智。我觉得,和孩子读什么诗,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孩子喜欢。【三分之一一直强调:给孩子选书,标准就一个,在孩子的教育中,也要把趣味放在首位。】

最简单的做法,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或者按顺序读,或者随意翻着读,孩子说,这首好听,妈妈你再读一遍,那好,就再读一遍;孩子没反应,那就换一首。

无论诗经楚辞,还是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找家正规出版社的(个人推崇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这些流传至今的诗词大抵还没有什么淫词艳曲,或者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当然,你自己可以简单筛选下,你不喜欢的,或者你就是认为不应该和孩子读的,那就过滤掉,否则,但凡读起来有一丝不情愿,孩子也不会感受到美的愉悦,也就不会喜欢。比如,我不会教孩子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如果不考虑这是个7岁孩子写的,这实在不是一首好诗。


四、怎么样读诗词:


我一直认为,要和孩子一起读诗,而不是“教”孩子读诗。市面上有太多的机构教孩子学国学、学诗词,我自认修为不够,没有能力“教”,我想大多数父母的学识和阅历应该也是如此。诗词是一生的读物,我们比孩子的高明之处,无非是比他们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遍(况且有些诗在和孩子一起读之前我也没接触过)而已。要说理解和领悟,每个年龄阶段对诗词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无谓对错、无谓深浅,只有喜欢与不喜欢。


所以,我和孩子读诗词的方式就是,我读他听,他要求我再读一遍、我就再读一遍;他要求我重复其中的几句、我就重复那几句;既不要求他跟着我读,也不会要求他跟着背诵,更加不会问他记住了几句。

【三分之一也是这个做法,对学龄前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诗意不是不教,而是尽量少讲,重点是读和悟。讲得多,弊端在于:1.束缚孩子的体会,影响他自己感受的快乐,2. 损失趣味,讲解过多,反而割裂了文本,失去了文字最初的快乐。】



我觉得,和孩子一起读诗词,方法上有两大忌:


一忌逐字讲解、甚至翻译成白话。


我买古典文学有一个标准,就是绝对不要有白话翻译。将优美的诗词翻译成白话讲给孩子听,无异于焚琴煮鹤。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简单的诵读,孩子不提问,就只是读,孩子如果觉得听不懂发问了,就只讲几个词的意思即可。比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我只说了句“绮窗”的“窗”是窗户的窗,孩子也就懂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义简单的诗词,孩子多听几遍也就懂了;语义艰深的,他尚有一生的时间去领悟,不用着急。【是啊,人生这么长,着什么急呢?】



二忌讲主题思想。


我们从小接受的语文教育就是讲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抒发了社么、赞美了什么、讽刺了什么。


前阵子有朋友推荐一个颇受追捧的教孩子读诗的公众号,那天正好讲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讲解的第一句就是,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女子的相思之情。我看到这句话,就立刻取消了对这个公众号的关注,且不说学界对李白的《忆秦娥》到底在讲什么尚无定论,即使学者有定论,我们也不能不允许孩子从中读出他自己的世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妨碍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对于一些主题的确显而易见的诗词,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会告诉孩子这写的是柳树,仅此而已,对于那些主题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我更愿意小心的对孩子说,这个你将来慢慢会有自己的理解。



五、孩子读诗词会觉得有趣吗:


发现美、走向审美自由的道路,是家长对孩子读诗词的良好祝愿,那么,孩子会心甘情愿、兴趣盎然的走上这条道路吗?要让他们觉得有趣才行。而事实上,诗词对孩子而言,从来就不缺乏趣味。


趣味有两个来源,


一种是音律上的有趣,双音叠字象声、平仄对仗押韵,孩子听起来读起来觉得有趣;


一种是内容上的有趣,表现在诗词里有一个孩子从未到过的世界、充满着新鲜与好奇。



比如,我们三四岁时,更多的是体会音律上的有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有些未必理解,但他读的很有趣。而且我发现,比起绝句律诗,他更喜欢古体诗,古体诗在格律上的束缚更少,句子变化更多,纵横捭阖,读起来更加意兴风发。他喜欢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喜欢读“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样的句子会让他觉得十分过瘾。


而到了五六岁时,他更加关注内容上的有趣,因为诗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从未到达过的世界,许多景我们从未见过、许多事我们从未听说、许多情我们从未感受,读诗词,正如登高壮观天地间,登高望远、山长水阔。我家娃喜欢读“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每读到此,便乐不可支,别说孩子,就是成人,又有几个此生有机会看到“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呢,又有几个见到过“燕山雪花大如席”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相辅相成,最终领略广阔世界的美。

 


相关阅读:

《考试变游戏,狂欢or闹剧?》

《考试,其实是考习惯》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苹果手机专用赞赏链接,哈哈!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珠三角传统民歌爱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