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印象”:乡土气息浓郁粤北民俗:山歌唱出好兆头

2023-05-25 17:04:50



第五天,乡土气息浓郁的“客家印象”

10月5日晚,“中国梦•韶韵风•东街汇”文化活动暨韶关市首届民间艺术花会“客家印象”歌舞专场演出在百年东街中心广场举行。来自新丰县、始兴县、翁源县和仁化县的文艺团体带来了12个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向市民展示了独特的客家风情与民俗文化。


当晚的专场演出,一批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民间舞蹈和表演逐一呈现。流传时间久远、气氛热闹的民间舞蹈《纸马舞》;广东省六大剧种之一的粤北采茶戏《采茶行当表演》;充满客家本土气息的民间跳舞《席草青席草黄》;起源于周坡镇古老民间传说的民间舞蹈《鹤蚌舞》;具有独特演唱方言、演唱形式和唐朝宫廷韵味的歌舞《月姐歌》;象征喜庆祥和的民间舞蹈《舞春牛》;起源于古老的始兴大旱求雨传说的民间舞蹈《龟蚌舞》等节目,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加以色彩鲜艳的服饰、形象生动的道具,让现场观众了解了本土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感受到韶关各地深厚的客家民俗风情。

韶关山川灵秀,清茶弥香。一群采花姑娘唱着《采茶欢歌》,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始兴种植杨梅有三四百年历史,但大多是口感一般的白腊梅,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品种引进和改良,10多年后的今天,杨梅已经成为始兴的特色水果,远近闻名。


歌舞:《始兴的杨梅比蜜甜》


《纸马舞》是韶关地区深受群众喜欢的民间舞蹈,流传时间长,活动地域广,舞蹈结构严谨,灵活机动,表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锣鼓音乐完全是传统民间风格。


粤北采茶戏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在表演上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所以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省六大剧种之一,2011年,我市成功申报将其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戏:《采茶行当表演》


歌舞:《古村新韵》


始兴外营村编织草席的历史十分悠久,织席的原理和织布差不多,操作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人握席扣,一人穿席草。外营草席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舞:《席草青席草黄》


《鹤蚌舞》起源于翁源县周陂镇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它从传说到初创、成型和发展,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它集民间故事、经典成语为一体,颇具乡土文化特色。讲述的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仙鹤和蚌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最后被一个出海打渔的孤儿捕获。


2007年5月,《鹤蚌舞》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




《月姐歌》是仁化石塘村妇女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数百年来仅仅流传在石塘村女性人群中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歌曲。《月姐歌》成功申报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春牛》是春节期间的一种汉族民俗游艺活动。牛身用竹片编织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绵纸做头和角,画上中眼。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边唱边舞;一人头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后面,做犁田状;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



采茶摇旦表演:《媒婆照镜》


《龟蚌舞》起源于古老的始兴大旱求雨的传说,融入了“龟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后,以歌舞《天地一丹霞》结束了当晚的演出。



第六天 粤北民俗:山歌唱出好兆头


今天,“中国梦·韶韵风·东街汇”暨首届韶关民间艺术花会粤北民俗专场在百年东街主会场进行,粤北民俗专场由“客家民俗展演”和“瑶族婚庆服饰展演”两部分组成,分别在上午和晚上演出。


“客家民俗展演”第一个节目《客家婚礼习俗》,以热闹的狮舞、上花轿抬花轿迎花轿、送嫁礼仪程式,将客家的婚礼习俗一一展现出来,《客家采茶园》则以形象的采茶舞蹈,展现茶山丰收和客家妇女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传统美德,客家舞蹈《丹霞美》以舞蹈的形式展现游客观赏丹霞美景,青年男女欢歌热舞迎客来,赞誉丹霞山景美、人美、心灵美,形成一幅形象生动、欢快热烈的美丽图画。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珠三角传统民歌爱好组